当前,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迅猛,产业发展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,已初步建立了专业门类齐全、产业链条完善、产业基础雄厚的产业体系。即使是在受到新冠疫情猛烈冲击的2020年,我国的医疗器械发展仍然保持着向好趋势,市场规模持续扩大,甚至在新冠疫情下催生产业技术不断创新、突破。
2019年,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6290亿元,较2015年的3080亿元翻了一番。2020年,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,以上市企业为例,前三季度境内95 家医疗器械A 股上市企业总营收达1658.14亿元,同比增长52.25%。
医疗器械企业同比增长39.76%
到2020 年底,中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达25440家,同比增长39.76%。其中,可生产一类产品的企业有15924家,占比49.86%;可生产二类产品的企业13813家,占比43.25% ;可生产Ⅲ类产品的企业2202家,占比6.89%。
到2020年底, 经营企业数量共计788 097家,同比增长29.39%。其中,仅经营二类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534450家,仅经营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76822 家,同时经营二类、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176825家。
从全国各省份经营企业分布状况来看,广东省以1387702家经营企业高举榜首,山东凭借60929家经营企业位居第二,浙江省以45177家经营企业排名第三,四川省、河南省、江苏省等省份进入全国前十排名榜。沿海省域在医疗器械经营中占据相对优势,四川、河南、江西等内陆省份成为医疗器械产业转移、升级的重要区域。
从全国各市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数量看,深圳市以66227家领跑全国,上海市以30731家位列第二,北京市以25695家排名三位。其后全国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广州市、杭州市、南昌市等城市进入全国前十排行榜。
产品数量激增
在医疗器械产品方面,截至2020 年底,全国有效产品注册量达187062 件,同比增长24.7%;其中,二类产品首次注册量为15156件,三类产品首次注册量为865件。
同时,医疗器械产品的创新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,2020年企业的专利授权达到65403件,同比增长10.79%;进入创新审批通道的产品有86件,同比增长34.3%。
国产替代进口提速
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由于我国数字摄影技术、基础材料科学、医疗技术等学科的发展相对落后,导致医疗器械市场份额被国外进口产品占据了主要部分。
但近年来,随着我国基础科学和精密仪器设备制造的快速发展,使得国产医疗器械产业在技术上得到了不断突破,国产替代进口开始成为行业的逻辑趋势,越来越多的国产医疗器械开始加速研发,以加快进口替代的步伐。
以二级产品类别的国产化为例,2020年,我国医疗器械国产化率达70%以上的产品类别超过700项,国产化率为0的产品类别仅为62项。
同时,国产医疗器械在推进国内市场进口替代的进程中,也在积极走向海外市场。从出口额来看,中国医疗器械出口额从 2008 年的 111 亿美元提升至 2018 年的 236 亿美元,复 合增速达到约 8%。中国医疗器械在全球已占一席之地。
当前,我国医疗器械处于高速发展时期,国产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从低端产品市场开始,已经渗透到高端市场。尽管在高端器械产品研发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,但在部分领域的研发技术已居世界前列,如国内超声产品已实现了进口替代,我国目前在低端、中端、高端超声市场上国产超声销售额占比分别为 76%、24%和 4%。在同等技术条件下,“中国制造”性价比远高于进口产品。
同时,由于“健康中国2030”、“中国制造2025”、《“十三五”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》等政策的指引和推动,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呈现良好态势,产业发展仍让行业充满期待。
— —
2020年,尽管新冠疫情给医疗器械行业带来了重大冲击,但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经受住了考验,一方面在抗击疫情中向世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,一方面保持着医疗器械产业的良好发展,甚至在疫情下突破了新的技术。相信在“十四五”规划、“一带一路”战略、“国内国际双循环”的背景下,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必将继续保持快速、高质量发展!